党建专栏

2023党支部工作总结

发布时间:2023-12-29 发布者:管理员 阅读 : 88

2023党支部工作总结

南安市芙蓉基金会党支部

2023年,本会党建工作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,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以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为目标,以服务公益慈善事业、建设队伍为主线,扎实开展党的主题教育,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全力推进“学习型、服务型、创新型”党组织建设,为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。

一、以强化理想信念为根本,进一步提高党员理干事思想政治素质

1.加强理论学习培训。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,将党章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党的二十大精神,列入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计划。通过集中学习、辅导报告、个人自学等形式,探索通过网站、微信、彩信等新媒体新载体,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。同时组织党员理干事加强法律法规和规划业务知识的学习,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素质,努力争创学习型党组织。

2.加强理想信念教育。围绕增强党员理干事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,过好“三会一课”、民主生活会、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,突出抓好理想信念教育、党性教育、爱国主义教育,引导党员理干事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想信念。

3.加强党建宣传阵地建设。充分利用党员活动室,丰富党员活动内容,创新活动载体,给机关党员理干事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。充分利用本会建网、电子显示屏、宣传窗、微信等宣传阵地,及时传达上级精神,广泛开展宣传活动,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环境。

4.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。坚持把贯彻落实中央《条例》、省《实施意见》,作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任务来抓,加强督促检查,强化制度建设,推进责任落实。坚持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研究部署、一起推动落实,真正形成责任明确、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格局。

5.加强组织建设。严格按照《党章》和《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》要求,加强党支部建设,坚持“三会一课”、民主生活会、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,进一步增强党支部的活力。

8.深入开展主题教育。按照 “学思想、强党性、重实践、建新功” 总要求,坚持学思用贯通、知信行统一,教育党员理干事把思想转化为坚定思想、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、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,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、坚定的意志、协调的行动 强大的战斗力,努力在以学铸魂、以学增智、以学正风、以学促干。

9.深化创先争优活动。在党员理干事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。提升党员理干事的创先争优意识,为推进各项工作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
10.倾力帮扶惠及民优创先争生。围绕建设服务型党组织,继续认真开展奖教助学扶贫济困活动,多办实事好事。充分发挥党员作用。认真总结活动经验,不断提高奖教助学扶贫济困效果。

11.加强党风廉政建设。深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,统筹推进惩防体系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,全面构建惩防体系,加大反腐倡廉力度;通过示范教育、警示教育,加强党员理干事理想信念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;通过廉政党课、观看廉政教育专题片等形式,深化廉政文化进活动。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基础作用,严厉查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。

12.落实监督管理制度。组织和引导党员理干事认真学习、严格遵守、坚决维护党章,深入贯彻党员权利,落实知情权、参与权、选举权、监督权。深入推进党务公开,促进权力运行公开规范;坚持民主集中制,强化“三会一课”、民主评议、党性分析等党内生活各项制度,提高组织生活质量;严格执行“三重一大”的要求,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制约;健全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,构建长效机制,坚持做到用制度管权、靠制度管人、按制度办事,让权力在监督约束下阳光运行。

13.开展创建“文明单位”活动。一是开展“节约型”机关创建活动,切实做到转变工作作风,杜绝重形式、讲排场、摆阔气等铺张浪费行为。二是开展以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、个人品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。三广泛开展“三关爱”志愿服务活动。四是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,继续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,精心组织争创市文明单位活动,结合“文明单位”创建活动,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。

二.抓党建,促发展,公益慈善事业健康持续发展。

2023年,在党委、政府和各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,在新加坡李氏基金、海外侨亲帮助支持下,在各位理事、监事及诸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,基金会根据年度的工作安排,认真抓好落实,各项工作顺利开展,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。

(一)加强与海外侨亲、李氏基金的密切联系,持续得到其关心支持

(二)协助筹办纪念李光前先生诞辰130周年暨创办国光中学80年系列活动。

此次系列活动,反映热烈,影响良好,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,通过纪念活动,深切缅怀李光前先生,追思先贤丰功伟绩和高尚风范,大力宣传光前精神,进一步提升了光前学村特别是国光中学的知名度,增加了师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,极大的鼓舞了光前学村广大师生的士气,进一步加强了与海外侨亲联系,加深校友与母校的联络,进一步提高了校友反哺母校的积极性和自觉性,受到了上级党政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,得到了关心和支持。

(三)弘扬光前博爱精神,积极开展公益慈善活动

我会秉承李光前先生人道、博爱、奉献的精神,持续开展公益慈善活动,为慈善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,博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。2023年持续开展公益慈善活动,捐赠资金达1505.78万元。

1、积极开展奖教助学活动

2023年的奖教助学工作,我们多次与李氏基金交流沟通,建议增加奖励金额,鼓励调动师生的教学积极性。根据新加坡侨亲和学村各校的意见及建议,进行认真的研究修改,积极探索学村各校奖助金统筹颁发及拓展奖助范围,把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有机地结合起来,就奖教方案与新加坡李氏基金交流征求意见,9月7日上午,南安市光前学村2023年奖教助学金发放仪式在国光中学行政办公楼五楼学术报告厅举行。来自光前学村10多所学校的优秀教师、学生代表共400多人参加。今年奖教助学金共计发放440万元,由新加坡李氏基金捐赠280万元、我会捐赠160万元组成。当天,共计240名优秀师生代表获得表彰奖励,惠及学村上千名师生。

为表彰光前学村各校在2022年取得的办学成效,根据新加坡侨亲的意见建议,由李氏基金捐赠150万元,南安市芙蓉基金会捐赠50万元,作为光前学村全体教职员工奖励金,藉此激励光前学村全体教职员工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努力,争取更优异的成绩。2023年春节期间,光前学村各校以现金的形式分别举行了2022年度奖励金发放仪式,进一步提升了光前学村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荣誉感。

2023年提升教学质量奖励资金200万元,这是新加坡李氏基金连续第5年支持的奖金,用于提升学村的教学质量。按照新加坡的意见主要用途是,第一添置教学器材设备;第二学校教师学术培训或交流活动;第三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的奖励;第四教师在节假日、高考、中考、初考的加班奖励,第五创新教学工作取得优异成绩和荣誉的奖励,第六一些特别优秀、特别贡献的人员奖励,奖励的范围,使用的范围比较广。我会及时将奖励金分配到各校。

2、敬老尊贤,发放敬老助残慰问金

弘扬敬老助残济困的传统美德,助推敬老助残的良好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形成,营造文明祥和、充满亲情和社会关爱的良好环境,2023年春节敬老助残慰问金,因疫情,不能集中发放。我会采取由各村老协会负责人统一到基金会领取慰问金,然后由各村组织人员分别发放到每位对象,本次活动共发放敬老金、残疾人慰问金42.3万元,惠及3530人;同时,向芙蓉四村老人协会捐赠活动经费各1万元、镇老人协会1.5万元,总金额达47.8万元。

3、慰问重病村民和特困人员

2023年,我会分批分期慰问芙蓉四村及学村各校的病困人员,对象为本人罹患疑难大病、大病手术、家属重病致困等,由各村、各学校把关,经芙蓉基金会工作人员认真调查核实后,向病患者表示关怀与慰问,慰问金每人2000元至3000元,共发放病困慰问金人民币12.6万元。

我会领导还分别走访慰问了光前学村、芙蓉四村的退休老领导及光前先生在家乡的部分亲属,感谢他们为光前学村及家乡的各项事业发展作出的贡献,并致以新春的美好祝福。

4、捐助光前学村,助推光前学村的持续发展

2023年帮助国光中学添置课桌椅850套,南安市工业学校添置课桌椅800套,共计62.3万元。其他学校,也根据需求给予一些帮助。光前班的举办,助推国光中学的进步提升。2019年举办的国光中学光前班,2022年参加高考,取得优异成绩。新加坡李氏基金比较满意,今年继续支持举办光前班,由原来的70人提升到90人。由原来的每年70万元补助到118万元。为实现“光前班”办班初衷,更好发挥奖励金的激励作用,应新加坡李氏基金要求,基金会多次与国光中学就“光前班”管理和奖励方案交流意见,举行“光前班”的师生座谈会 并制定新的奖励方案,新的奖励方案实行动态管理、定期考评、分等级、按学期的奖励办法,进一步调动了“光前班”学生比学赶超,力争上游的学习积极性。

5、捐助医疗设备,助力光前医院发展

新加坡李氏基金、南安市芙蓉基金会一向十分关心支持光前医院的发展。福建省人民政府曾先后授予李光前先生、李成义、李成智、李成伟先生三昆仲“兴医利民”、“捐资办医”荣誉牌匾。一年来,为支持光前医院创办三级医院,新加坡李氏基金、南安市芙蓉基金会先后捐资助力光前医院购置福建省首台西门子3264层四维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、移动式CX射线机、血液净化中心设备、便携式彩超麻醉机等先进医疗设备,奖励优秀一线医务人员等,总金额达838万元,助推了医院的发展,激发了广大医护人员的潜能和工作的积极性。

一年来,虽然做了一点工作,但也存在不足之处,党建工作缺乏创新,距离上级党组织的要求还很远。今后,我们将继续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,加强党的建设,为家乡的公益慈善事业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202312


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